在風化作用下,黃銅礦轉變為易溶于水的硫酸銅,后者當與含碳酸的溶液作用時便形成孔雀石、藍銅礦;與原生的硫化銅礦物作用,可形成次生斑銅礦、輝銅礦和銅藍,形成銅的次生富集。黃銅礦是煉銅的主要礦物原料之一。
黃銅礦主要存在于西班牙的里奧廷托,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克拉馬祖、猶他州的賓厄姆、蒙大那州的比尤特,墨西哥的卡納內阿,智利的丘基卡馬塔等。在中國,長江中下游地區、川滇地區、山西南部中條山地區、甘肅的河西走廊以及西藏高原等也有黃銅礦的存在。其中以江西德興、西藏玉龍等銅礦為有名。
斑銅礦形成于銅礦床的次生富集帶,但不穩定,而被次生輝銅礦和銅藍置換。在地表易風化成孔雀石和藍銅礦。中國云南東川等銅礦床中有大量的斑銅礦。由于斑銅礦經常含有黃銅礦,輝銅礦顯微包裹體,其實際成份變動很大;因為在高溫時(>400℃)斑銅礦與黃銅礦,輝銅礦呈固溶體,低溫時發生固溶體離溶。如想了解更多銅礦的相關信息,歡迎致電啟順礦產品進行咨詢。
丘基卡馬塔(Chuquicamata):丘基卡馬塔銅礦屬于國有的智利銅業公司(Codelco)擁有和經營。智利國有銅業公司聲稱,這是世解上醉大的露天礦。該礦從1910年以來一直在運行,目前已經100年的歷史。智利銅業公司目前正在將這個礦的開采從露采轉為地采,地下生產將于2018年底開始。2014年該銅礦產量80萬噸,相比2013年增產7.6%。如想了解更多礦石加工的相關信息,歡迎致電啟順礦產品進行咨詢。
您好,歡迎蒞臨銅陵啟順礦...,歡迎咨詢...
![]() 觸屏版二維碼 |